正规炒股配资平台_网上股票配资开户_配资炒股杠杆公司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源头创新

发布日期:2024-05-28 04:09    点击次数:166

  □/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王怀艳 李花

  通讯员 陆慧 朱孔阳 金慧敏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在宁高校负责人、老师纷纷表示,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加速培养产业创新发展关键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使人才“第一资源”真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要素。

  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主导,人才支撑是关键。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汇集点。“东南大学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抢抓历史机遇,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源头创新。将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建设毫米波、移动通信、数字医学工程等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首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培育更多颠覆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他说,河海大学全体师生将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围绕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以有组织的战略设计,探索支撑“两个先行先试”的新路径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交叉赋能,夯实水利高等教育体系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全面打造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力量,加快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优势。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进入绿水青山背景下的高质量、高品位农业时代,我们要深入做好‘土壤’的文章,要兼顾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重目的,积极发挥科研优势,有效消纳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负荷,走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木’,抢抓绿色发展新机遇,以使命为导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产出更多一流的创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说。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对于高校科技人员来说,培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为未来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他们肩负的重要职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单忠德表示,学校将优化“一校四区一港”办学空间布局,不断推进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校地研究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新生态,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一名无人机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型号总师邓海强和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实现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锐气和韧劲。他表示,团队将进一步强化无人机研制的创新导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融入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新要求,更好发挥无人机研发、制造和应用在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能级提升等方面的拉动作用。

  金陵科技学院校长刘永彪表示,对标高标准创建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金科院将问需地方发展、问需产业提质、问需科技创新,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多点生长、纵深发展;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专业建设;多路径参与南京基础研究领航支撑计划、重大创新平台突破计划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契合性及融合度。

  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学校将聚焦南京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施‘数据要素×’赋能行动,全力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基地等跨学科科研平台等。”刘永彪说,通过鼓励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持续为南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贡献金科力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也是服务“大国重器”的策源地。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万健表示,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将聚焦江苏“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紧紧围绕现代海洋运输产业开展技术革新、技能攻关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海事人才培养职教高地、海事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国际海事文化交流中心,为打造南京现代化国际航运中心贡献江苏海院力量。

  “高职校的学生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中重要且关键的力量之一,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庆礼表示,学校全体将定准培养方向,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目标,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将专业建在链上,课程落在岗上;集聚创新功能,积极探索融合教育模式,让产教双方在理念、课程、师资、实训、标准等方面共通共融;提升数字技能,探索人工智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